摘自:親子天下 作者:施逸筠
「婆媳問題」這個古今皆然的老梗,背後原因林林總總,其中,婆婆對女兒和媳婦的差別待遇,常是導火線之一。在日本,婆媳的敏感關係也同樣是家庭關係紛爭的導火線。
最近日本兩性關係網站平台上一位部落格作家清野雅子(譯名)歸納了幾個會讓日本太太為之氣結的「婆婆雙重標準比一比」。在台灣媳婦的眼中,也非常切中自己的痛處呢!
一、「回娘家」難題。婆婆喜歡自己女兒回娘家,卻不喜歡媳婦老往娘家跑,尤其到了過年過節,「媳婦跟先生回婆家是天經地義的吧!」有些婆婆一邊這麼說,一邊也鼓吹嫁出去的女兒「放假就回來啊!」聽在也很想回娘家的媳婦耳裡,恐怕是萬分難受。
二、該不該外出工作。許多婆婆希望媳婦以家為重,把小孩和老公照顧好,但同時又對女兒忠告「女人也要工作,才有經濟能力」。只在女兒面前明理開放,對媳婦卻很傳統,很難讓人心服口服。
三、美魔女願望。結婚生子後,就算當不成辣媽,也會希望別變成黃臉婆,不過婆婆可能看不慣媳婦太愛打扮而碎念「照顧小孩不是把頭髮紮起來就好,或是乾脆剪短比較方便。」另一頭卻塞零用錢給同樣嫁做人婦的女兒說,「女人就是要多打扮,有空要去整理整理啊。」
另外,包括婚後要不要和夫家同住,買房子能不能協助頭期款,婚喪喜慶誰該出席等,「自己的女兒」和「別人的女兒」角色不同,得到的答案和加諸身上的期待值也會截然不同。
不過,若能把婆婆疼女兒的心情,轉化成同理心,很多事情也許會比較好溝通。例如,下次聽到婆婆希望女兒回家過節,或是鼓勵女兒外出工作時,試著借用同樣的台詞,順水推舟提出想法,例如「小姑要回娘家啊,那我也想回娘家!」「您也覺得小姑婚後該工作比較好啊,我也這麼覺得呢……」這麼一說,也許長輩的想法也會改變。
另外,除了老是和小姑相比,讓自己越想越氣之外,太太也可以把重點轉到先生和小孩身上。許多夫家提出的想法,多半都是出於疼愛自己的兒子和孫子,並沒有針對媳婦的惡意。例如希望同住一個屋簷下的想法,可能是出於方便互相照顧的好意,太太若以「先生工作形態早出晚歸,怕吵到家人」、「小孩大了需要多一點生活空間」等理由來溝通,而非個人「我才不要」的情緒反彈,也許就能將這些足以影響家庭和諧的老議題,增加一些理性討論的空間。
留言列表